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139章你是对的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小琪询问道。

    “好好的,小琪姐姐!”嘉楠吞吞吐吐地回答道。

    程小琪解开那假肢上方固定腿部的扣子,欲要绑到嘉楠的腿上。

    只是,在人的肉体上绑上别的东西,这肯定不会没有感觉。

    当程小琪套好假肢,刚要拉紧时,嘉楠出声了,当然是喊疼。

    虽然说程小琪早就有了这种心里准备,但听到李嘉楠这种让人听了心纠的声音,她的手停顿了。适才她还对嘉楠妈妈吴慧迪与嘉楠闺蜜徐佳慧说不会对嘉楠手下留情,但现在却手软了。

    她给嘉楠讲起了故事:

    史铁生母亲的生命,因为儿子的残疾,也承受了无数折磨。史铁生瘫痪时,母亲已不年轻,为了史铁生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经明确表示,他的病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他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

    每一回她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最终,却总是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母亲终于也绝望了。于是,每次史铁生要动身出门,母亲便无言地帮他上轮椅,看着他摇车拐出小路。

    每一次她都是伫立在门前默然无语地看着儿子走远。有一次,他想起一件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然站在原地,还是那样一动不动地站着,仿佛在看儿子的轮椅摇到哪里了,对儿子的回来竟然一时没有反应。

    她一天又一天送儿子摇着轮椅出门去,站在阳光下,站在冷风里。后来,她猝然去世了,因为儿子的痛苦,她活不下去了。

    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希望儿子能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她没有能够帮助儿子走向这条路。她心疼得终于熬不住了,她匆匆离开儿子时只有49岁。

    1998年,下肢瘫痪的史铁生,由慢性肾损伤演变为尿毒症。从那时起,史铁生就只能靠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透析的病人需要做手术,把肾部的动脉和静脉引到表层。透析时需要在三个点轮流针刺。

    这透析长达9年,1000多次的针刺,使得史铁生的动脉和静脉点隆起成蚯蚓状。体内渗毒的血液从隆起的动脉出来,经过透析器过滤掉毒素,再由隆起的静脉回到体内。一个星期3次,在每次4个半小时的透析过程中,把全身的血液过滤几十遍。

    这非人的折磨便是史铁生日常的生活。

    1974年,史铁生为了生计,在北新桥街道工厂找到了一份临时工作。在这里上班既没有公费医疗,也没有任何劳保,所干的活儿是在仿古家具上画山水和花鸟,有时还画彩蛋,如出满勤每月30元工钱。

    但他为了看书和尝试写作,每天只干半天,一月下来只能领到15元,这活儿他一干就是7年。可是第二年史铁生又患上了严重的肾病,这次医生只给他留下了一个受损的左肾。由于体力的原因,他不得不辞去了街道工厂的临时工作,呆在家中一门心思地写作。

    1979年,由于下肢麻痹、肾功能受到严重破坏,不得不造漏排尿。紧接着,由于肌肉萎缩,血液循环受阻,再加上每天长时间地坐压,褥疮发作,前景是败血症。1986年,前列腺引起的疼痛,使他不得不停止写作整天卧床。

    冬天,他那毫无知觉的腿,经不起寒冷,如果冻了,就有坏死的可能;夏天,全身的热量只能从上身排出,额头的痱子从来不断。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1980年,他创作出的我们的角落被田壮壮改编成了电视剧,在当时的影视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1983年,他创作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本年度“青年文学奖”和“全国优秀短篇奖”。

    1984年,他的作品奶奶的星星又获该年度“作家文学奖”和“全国优秀短篇奖”;他的命若琴弦还被改编成电影边走边唱,经过陈凯歌的精心导演,引起了强烈反响。

    在史铁生双腿瘫痪之初,总有人劝他“要乐观些,你看生活多么美好呀”诸如此类的话语。可是这种话对史铁生几乎起不到任何激励的作用。

    史铁生心里说:“开玩笑,你们说的轻松,病又没得在你们身上。”尤其是在双腿刚刚瘫痪的时候,生命对于史铁生几乎已经失去了任何吸引力。他想:“要是不能再站起来跑,就算是能磨磨蹭蹭地走,我也不想再活了。”

    当时,大夫告诉史铁生,他的病如果是肿瘤,可能还有的救,否则,这辈子就得准备在轮椅上过了。

    于是,史铁生整天用目光在病房的天花板上写两个字,一个是肿瘤的“瘤”,另一个字就是“死”。

    史铁生用这种方式祈祷,希望把这两个字写到千遍万遍,或许就能成真,不管是肿瘤还是死,都好。到后来,证实了他的病并非肿瘤之后,他就只写一个字了:“死”。

    从史铁生患病开始,病魔并没有夺去他的生命,他一直和病魔作斗争,一直在坚强地活着。并且,他从来没有停止过他的写作爱好。

    程小琪给李嘉楠讲着史铁生的故事,她忘记了今天是嘉楠第一次穿假肢的日子。在她故事讲到一半时,她犹豫了一下,该不该、有没有必要浪费这第一天时间来给嘉楠讲故事。她心里马上就有了答案,当然应该,当然有必要。与其让嘉楠心里怀着胆怯训练,倒不如彻底打败心里的恐惧,全身心地投入训练。

    她曾经有过案例,有一个训练者原先害怕训练,每天训练都希望早些结束,但他却感觉一分钟足有一小时那么长,他非常痛苦。过了一个月,他像是觉悟了,如饥似渴地训练,每天安排的时间都不够他练习的。当训练结束,他总是说:“还没到时间吧?我怎么感觉上半场时间都还没到啊?”

    想到这些,程小琪便决定了,她要给嘉楠讲故事,她也希望嘉楠彻底觉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训练。因为她的心里有一个声音对她说:“你是对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